美术学专业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一、培养目标
美术学专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方向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定位为:扎根玉溪,立足滇中,服务云南,面向全国。深入挖掘多民族地区美术的视觉基因,致力于将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扩展聂耳精神传承的文化艺术属性。专业根据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推行美术实践与教师教育双驱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培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师德风貌、深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美术学基础、过硬的实践和理论教学能力、较强的育人能力、强烈的自主发展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美术教师岗位上熟练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开展创新性的美术教育实践及研究工作,在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胜任美术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
目标内涵:
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根据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本科高校专业“增 A 去 D”行动,构建了基础性课程、专业方向性课程、实践实验性课程梯级递进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突出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体现通识教育、教师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课程有机结合。同时,持续铸炼两门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思政课程线上和线下的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在高年级阶段专业教学采用“工作室﹢导师制”,依托校内实验平台、传习实验中心、课题项目,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等载体,加大优质公共选修课的供给,增强了师生的选择性与互动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目标1: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高尚且品行端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强,热爱教育并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目标2:学识扎实,乐教善导。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具备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善于通过所学的美术专业知识、美术教育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并解决教学问题,并能熟练地进行较为专业的美术创作和基础的美术教育研究。能上优质示范课,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并能思路清晰,分析到位地进行评课,引领和组织团队进行集体备课,能培训和指导区域内的新进老师。
目标3:以德育美,以美育人。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认同、注重美术学科的社会价值及育人功能,具备以德育美、以美促德的育人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能将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身心发展、养成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成综合全面育人。针对本土艺术资源,在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民族民间美术、本土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等方向的进行研究与探索,引领本地民族文化创意建设,提升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力。
目标4:教学相长,善于合作。具有问题意识和沟通能力,紧跟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进行自主学习,形成反思能力和美术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文化传承创新水平,聚焦国家需求,紧扣“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参与丝路文化建设。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通过有效沟通、积极协作达成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提升,以良好态势保持艺术成果创作图式和脉理与中国美术发展状态的高度一致,传承创新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和视觉传播力建设。
二、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教育的基本内涵。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教师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恪守教师教育法规,立志成为思想品德高尚、教育信仰深沉、知识学识深厚的优秀中学美术老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才。
2.【教育情怀】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对担任美术教师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能自觉维护职前教师群体的荣誉。能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以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增强自身唯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甘于奉献的教育理想。
3.【学科素养】具有现代美术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熟悉中学美术教育中有关美术学、设计学学科方向的分类、知识结构及基本内容,了解美术学、设计学各领域的基本内涵,并能主动运用多种艺术语言和媒介阐释个性的艺术观念和思考。掌握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能运用美术学科知识理解中学美术的相关知识,深刻领会美术学科的核心内容,明晰不同要素之间的交集关系,并能够依据学科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与策略去解决美术及跨学科问题。掌握美术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教研法、实验法互为补充,了解我国美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发展动向,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具有独立的个体创作与研究能力。了解中外美术史的思想演变、风格流派特征、美术家生平以及历代名作的形式语言、形成背景及文化内涵,并能利用所学知识阐释当代社会的艺术问题。
4.【教学能力】具有整体的美术知识观,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中学美术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在美术创作、美术鉴赏、语言表述、审美教育等方面有较高的示范能力,能胜任新形势下的中学美术教学工作。够依据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设置文化情境,在本土民族文化理解中构建美术知识。具有独立运用信息技术查阅、获取美术学科相关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依据具体的美术教学任务,选用相应的专业软件,并能熟练地用于美术教学。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把握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获得班级工作的积极体验,具有一定的社团组织管理能力。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理解中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从班级工作运行机制、组织规律出发,去从事班级、社团教育活动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美术学科育人的价值,强化美术学科的情感价值,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及个性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将美术学科与德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实现全程育人、立体育人,发挥美术学科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拓宽育人途径。能够有机结合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发挥美术教育的直观性特征,将美术学科充分融入学校文化和校园活动中,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美术社团活动,实现综合育人的教育目的。
7.【学会反思】有积极学习的愿望和自主获取、收集、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同时具备分析、判断、解决、反思问题及自我管理能力。了解国内外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具有终身学习与美术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能力,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不同地域美术教育教学问题。形成在实践中的反思能力,具备自主分析、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思想意识,在反思中不断提升美术教学水平。
8.【沟通合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理解学习共同体在美术学习中的价值意义、途径与方法。具有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体验,乐于与学习伙伴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备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交流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尊重学生和同行、谦虚好学的良好习惯。具有参与东南亚国际交流的积极态度与参与意识,借鉴、运用同时期国际最新的知识技术、经验方法进行美术教育教学。具有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表1 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1.【师德规范】 |
√ |
|
|
|
2.【教育情怀】 |
√ |
|
|
|
3【学科素养】 |
|
√ |
|
|
4.【教学能力】 |
|
√ |
√ |
|
5.【班级指导】 |
√ |
|
√ |
|
6.【综合育人】 |
|
√ |
√ |
|
7.【学会反思】 |
|
|
|
√ |
8.【沟通合作】 |
|
√ |
|
√ |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说明:对所制定的毕业要求进行详细分解,力求做到可教、可学、可评、可达成的指标点,具体分解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情况明细表
毕业要求 |
指 标 点 |
1.【师德规范】
|
1.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教育的基本内涵。 |
1.2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
1.3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教师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恪守教师教育法规,立志成为思想品德高尚、教育信仰深沉、知识学识深厚的优秀中学美术老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才。 |
2.【教育情怀】
|
2.1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对担任美术教师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能自觉维护职前教师群体的荣誉。 |
2.2能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以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2.3增强自身唯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甘于奉献的教育理想。 |
3.【学科素养】
|
3.1具有现代美术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熟悉中学美术教育中有关美术学、设计学学科方向的分类、知识结构及基本内容,了解美术学、设计学各领域的基本内涵,并能主动运用多种艺术语言和媒介阐释个性的艺术观念和思考。 |
3.2掌握美术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教研法、实验法互为补充,了解我国美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发展动向,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具有独立的个体创作与研究能力。了解中外美术史的思想演变、风格流派特征、美术家生平以及历代名作的形式语言、形成背景及文化内涵,并能利用所学知识阐释当代社会的艺术问题。 |
3.3掌握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能运用美术学科知识理解中学美术的相关知识,深刻领会美术学科的核心内容,明晰不同要素之间的交集关系,并能够依据学科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与策略去解决美术及跨学科问题。 |
4.【教学能力】
|
4.1 具有整体的美术知识观,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中学美术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学科认知特点,提升教学技能。 |
4.2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
4.3 在美术创作、美术鉴赏、语言表述、审美教育等方面有较高的示范能力,能胜任新形势下的中学美术教学工作。 |
4.4 能够依据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设置文化情境,在本土民族文化理解中构建美术知识。 |
4.5具有独立运用信息技术查阅、获取美术学科相关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依据具体的美术教学任务,选用相应专业软件,并能熟练地用于美术教学。 |
5.【班级指导】
|
5.1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把握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
5.2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获得班级工作的积极体验,具有一定的社团组织管理能力。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 |
5.3解中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从班级工作运行机制、组织规律出发,去从事班级、社团教育活动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6.【综合育人】
|
6.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美术学科育人的价值,强化美术学科的情感价值,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及个性发展。 |
6.2在教育实践中将美术学科与德育、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全程育人、立体育人,发挥美术学科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拓宽育人途径。 |
6.3能够有机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特点,发挥美术教育的直观性特征,将美术学科充分融入学校文化和校园活动中,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美术社团活动,实现综合育人的教育目的。 |
7.【学会反思】
|
7.1有积极学习的愿望和自主获取、收集、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同时具备分析、判断、解决、反思问题及自我管理能力。 |
7.2了解国内外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具有终身学习与美术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能力,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不同地域美术教育教学问题。 |
7.3形成在实践中的反思能力,具备自主分析、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思想意识,在反思中不断提升美术教学水平。 |
8.【沟通合作】
|
8.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理解学习共同体在美术学习中的价值意义、途径与方法。具有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体验,乐于与学习伙伴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
8.2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备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交流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尊重学生和同行、谦虚好学的良好习惯。具有参与东南亚国际交流的积极态度与参与意识,借鉴、运用同时期国际最新的知识技术、经验方法进行美术教育教学。具有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
三、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艺术学、教育学。
(二)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透视与解剖学,素描形式与探索(头像、半身),色彩语言与材料(头像、半身),传统工笔重彩临摹(中国画方向),重彩壁画(中国画方向),工笔重彩人物技法与创作(中国画方向),工笔重彩花鸟技法与创作(中国画方向);民族民间雕塑1(雕塑方向),材料语言研究(雕塑方向),材料与创作(雕塑方向),民族民间雕塑2(雕塑方向);篆书与篆刻(书法方向),隶书风格与探索(书法方向),行书技法与创作(书法方向),楷书形式与表现(书法方向);油画形态表现(油画方向),综合材料应用(油画方向),油画风格与流派研究(油画方向),油画人物技法与创作2(油画方向);综合版画(版画方向),数字版画技术(版画方向),黑白木刻(版画方向),绝版套色木刻(版画方向)。
说明:专业核心课共10门,其中工作室方向课程为平行课程。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其中实践性学分 |
学时 |
集中性实践环节
|
教育见习 |
1 |
1 |
|
教育实习 |
6 |
6 |
|
教育研习 |
1 |
1 |
|
专业采风 |
3 |
3 |
|
美术创作+开题 |
4 |
4 |
|
毕业创作+论文 |
4 |
4 |
|
实验教学环节 |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
3 |
1 |
54 |
学科教学技能训练 |
1 |
1 |
36 |
课外活动环节 |
展览实践 |
2 |
2 |
|
学科竞赛 |
2 |
2 |
|
社会实践 |
2 |
2 |
|
文化实践 |
2 |
2 |
|
资格认证 |
2 |
2 |
|
合计 |
33 |
31 |
90 |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集中性实践环节、实验教学环节、课外活动环节,支撑的主要课程有: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专业采风、展览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文化实践、资格认证、毕业创作。集中性实践环节42周数、19学分,实验教学90学时、4学分,课外科技活动10学分,实践学分占比18.8%。
四、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一)学制和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修业年限为3-8年。
(二)学分与学位
1.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65学分。
2.学位:按培养方案要求完成毕业学分修读,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获得毕业资格且符合《必赢线路检测3003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美术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结构及最低要求学分分布
表3 课程结构及最低学分要求分布表
课程类别 |
课程领域 |
课程性质 |
门次数 |
最低要求学分 |
占最低毕业学分百分比(%) |
学分 |
学时 |
占总学时 |
学时 |
合计 |
百分比(%) |
合计 |
通识教育课程 |
思想政治教育 |
必修 |
7 |
17 |
10.30% |
18 |
270 |
8.68% |
286 |
选修 |
2 |
1 |
0.60% |
16 |
0.51% |
语言与工具 |
必修 |
6 |
14 |
8.48% |
16 |
252 |
8.10% |
284 |
选修 |
6 |
2 |
1.21% |
32 |
1.02% |
军事与健康 |
必修 |
8 |
10 |
6.06% |
11 |
194 |
6.23% |
226 |
选修 |
2 |
1 |
0.60% |
32 |
1.02% |
创新创业 |
必修 |
3 |
3 |
1.81% |
3 |
72 |
2.31% |
72 |
科学文化素质 |
限选 |
3 |
2 |
1.21% |
2 |
32 |
1.02% |
32 |
学科基础课程 |
专业大类基础知识与技能 |
必修 |
6 |
12 |
7.20% |
12 |
216 |
6.94% |
216 |
专业基础课程 |
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
必修 |
9 |
26 |
15.89% |
26 |
708 |
22.76% |
708 |
专业方向课程 |
专业多元方向课程 |
必修 |
1 |
2 |
1.21% |
33 |
36 |
1.15% |
644 |
限选 |
34 |
31 |
18.70% |
608 |
19.54% |
教师教育课程 |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 |
必修 |
13 |
21 |
12.72% |
25 |
324 |
10.41% |
396 |
选修 |
22 |
4 |
2.50% |
72 |
2.31% |
专业拓展课程 |
专业知识拓展 |
选修 |
15 |
8 |
4.84% |
19 |
192 |
6.17% |
192 |
集中性实践 |
必修 |
3 |
11 |
6.60% |
0 |
|
第二课堂实践 |
选修 |
1 |
0 |
|
0 |
|
合计 |
143 |
165 |
100% |
165 |
3056 |
100% |
3056 |